完成每項「綠識團」行動可獲相應分數:初級行動每項20分;高級行動每項30分。每次上載「綠識分享」帖文可額外加10分。
本年度符合以下累積分數的要求可獲頒電子獎章:
「綠識分享」帖文有機會獲選轉載到博物館社交媒體,請追蹤MoCC Facebook 及 Instagram專頁。
分類 | 級別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
初級(每項20分) | 高級(每項30分) | |||
![]() |
1 | 將電腦、打印機及影印機設為「節能」模式,以節省電力 | 1 | 選用一級能源標籤電器產品(如冷氣機、雪櫃等) |
2 | 提醒最後離開辦公室/課室的員工/學生關掉冷氣機、電燈和電器,以減少用電 | 2 | 選用能源效益較高的照明設備,如慳電膽、T5光管及LED燈(發光二極管) | |
3 | 提醒員工/學生在辦公室/課室或其他空間長時間空置時關掉冷氣機/電燈 | 3 | 安裝分區式照明控制系統和移動感應器,並關掉低使用率區域的照明設備 | |
4 | 鼓勵員工/學生多使用樓梯,減少乘搭升降機 | 4 | 採用有感光器的照明控制系統,在日光充足的情況下將燈光調暗或關掉以節省用電 | |
5 | 定期清潔窗戶和照明裝置,以維持較佳的照明功能 | 5 | 定期清潔所有風管和風扇並安排保養,確保通風系統高效運作 | |
6 | 在辦公室/課室不同位置安裝溫度計以監察溫度 | 6 | 清晰展示冷氣機的分區控制 | |
7 | 使用冷氣機時緊閉門窗 | 7 | 於窗戶貼上防紫外光隔熱膜,以減少熱能吸收 | |
8 | 將辦公室/課室的平均室內溫度維持在25.5℃,以減少冷氣機耗電量 | 8 | 採用低放射性玻璃以阻隔產生熱能的紫外線 | |
9 | 定期清潔冷氣機隔塵網,以確保冷氣機高效運作 | |||
![]() |
1 | 在茶水間/洗手間張貼「節約用水」告示以提醒員工/學生 | 1 | 選用一級用水效益標籤水龍頭 |
2 | 提醒員工/學生及時報告水龍頭或水管滴漏事宜,讓相關部門可以馬上跟進 | 2 | 選用一級用水效益標籤沖水系統 | |
3 | 把水壓降低至可行的最低程度或於水龍頭安裝節流器 | 3 | 安裝有自動感應開/關器的水龍頭 | |
4 | 定期檢查供水系統,以防有任何損漏 | 4 | 使用雙沖水式座廁 | |
![]() |
1 | 於辦公室/校園放置不同種類回收箱及設施 | 1 | 接待訪客時使用可重用的容器和器具 |
2 | 收集已使用的單面紙、舊信封及公文袋以循環再用 | 2 | 將舊電腦、電器和傢俱贈予慈善機構 | |
3 | 選用可重複使用或可回收的產品 | 3 | 以乾風機或毛巾代替抹手紙 | |
4 | 選用可循環再造的的碳粉盒/墨盒 | 4 | 循環再用設備零件及裝置,修補辦公室/課室傢俱,減少製造廢物 | |
![]() |
1 | 記錄辦公室/校園的購紙量,作自我監督 | 1 | 盡量以電子方式發放訊息,並以傳閱方式代替覆印副本 |
2 | 有必要列印文件時,盡量使用雙面打印/影印 | 2 | 減少接收紙本郵件 | |
3 | 通過電子方式接收傳真 | 3 | 安排上門回收廢紙服務 | |
4 | 有必要列印文件時,將字體縮小、頁邊空白位縮窄,讓每頁紙可容納更多內容 | 4 | 避免印製宣傳單張,多利用互聯網、報紙或電視廣告等作宣傳途徑 | |
5 | 使用印書模式,將4頁紙的內容印在一張紙上 | 5 | 在節慶時以電子賀卡代替紙製賀卡 | |
![]() |
1 | 選購環保文具或紀念品 | 1 | 購買使用循環再用物料生產或經森林管理委員會(FSC)認證的紙張 |
2 | 選購以環保物料製造的家具及其他產品 | 2 | 避免在活動上提供樽裝水 | |
3 | 盡量選用環保產品,如可天然分解的清潔劑和垃圾袋,並使用毒性較弱的化學物質 | 3 | 以耐用的用具代替即棄物品(如以玻璃杯代替紙杯) | |
4 | 妥善管理存貨,避免產生過期貨品或消耗品 | 4 | 挑選及評估供應商時,考慮該公司在環保方面的表現 | |
5 | 選用備有補充裝或替換裝的產品 | 5 | 集中採購,減少運輸次數 | |
![]() |
1 | 在相關設施張貼告示或提示字句,提醒員工/學生愛護地球 | 1 | 制定一套環保管理守則 |
2 | 參觀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 | 2 | 安排員工/學生參與環保活動 | |
3 | 參加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舉辦的生態行、研討會或工作坊 | 3 | 舉行環保日,並鼓勵員工/學生參與生態行及有關環保的研討會和工作坊 | |
4 | 定期透過電子郵件及員工/校園通訊,傳遞實用和可行的「環保貼士」,以推動員工/學生實踐綠色生活 | 4 | 為員工/學生提供有關環保管理的訓練課程及工作坊,以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,並且鼓勵他們參與環境保護計劃 | |
5 | 參加環保計劃或比賽 | 5 | 鼓勵職員/學生/家長於社交平台追蹤不同環保團體的專頁,了解有關環保的最新資訊 | |
6 | 邀請至少15名職員/學生/家長參加「綠識追蹤」 | 6 | 邀請至少30名職員/學生/家長參加「綠識追蹤」 |